他的观点得到数据佐证:中国男篮已十年未夺亚洲杯冠军,而本届最大劲敌澳大利亚的归化阵容让夺冠概率骤降。
更残酷的现实是,开拓者内线竞争白热化。
主帅比卢普斯虽肯定杨瀚森“已达NBA水准”,但强调他需“恶补战术和语言”,否则随时面临边缘化风险。
夏季联赛成为唯一证明机会若因亚洲杯缺席磨合,新赛季可能被下放发展联盟,重蹈周琦覆辙。
二、体能红灯:一场透支未来的豪赌
翻开杨瀚森的日程表,疲惫已成常态:
5月3日抵美特训,一周后投入NBA联合试训
5月28日起27天完成14队试训,日均辗转两城
7月11日夏季联赛开打,8月若再战亚洲杯则全年无休
运动医学专家对此发出警告:“连续高压赛事将显著增加伤病风险,疲劳累积可能摧毁职业生涯。”。
姚明的案例被反复提及31岁因伤退役的背后,是休赛期频繁回国参加斯坦科维奇杯等“鸡肋赛事”的过度消耗。
韩国媒体《朝鲜体育》的嘲讽更显刺耳:“中国球员总在无关紧要的比赛耗尽王牌,杨瀚森或成下一个牺牲品。”。
三、李月汝范式:另一种解题思路
当争论陷入僵局,女篮核心李月汝的选择提供新视角。
2025年亚洲杯开赛前,她婉拒国家队征召,专注WNBA飞翼队比赛。
结果?她不仅坐稳主力,更成球队战术轴心。
中国篮协对此态度明确:支持球员海外深耕,“好钢用在刀刃上”。
男篮同样有替代方案:余嘉豪、焦泊乔等新锐内线在亚洲杯预选赛表现亮眼,周琦 胡金秋组合足够支撑小组赛强度。
正如球迷质问:“若为练兵,为何不让年轻人扛旗?若为夺冠,缺杨瀚森就崩盘,那中国队早该退出强队序列!”。
四、技术短板:NBA立足的生死时速
选秀报告揭示杨瀚森的致命缺陷:横移速度仅0.82秒,防挡拆效率NBA垫底
三分命中率28.6%,罚球仅67%
37分钟CBA比赛仅3篮板的卡位意识漏洞
开拓者已为他定制“中国约基奇”培养计划,但提升需全身心投入。
8月本是特训黄金期增肌强化对抗、打磨投篮稳定性、恶补英语战术术语,每项都关乎NBA生存。
若分心亚洲杯,这些短板可能在新赛季被无限放大。
届时不仅是个人危机,更是中国篮球错失新一代领军人物的遗憾。
五、体制困境:征召制下的囚徒
尽管舆论呼吁放行,规则却成最大障碍。中国男篮两年前已将“邀请制”改回“征召制”,球员需先报到再请假。
主帅郭士强面临首秀压力:亚洲杯是其上任后首次国际大赛,派出最强阵容是证明执教能力的捷径。
篮协的贺信被球迷解读为“道德绑架”:“贺信里只字不提‘自愿参赛’,反而强调‘国家培养’!”。
批评指向体制惯性:“当年姚明被过度使用,篮协承诺改革,如今同样剧本重演只因没人愿为‘放走核心输球’担责。”。
波特兰的清晨,杨瀚森加练完最后一组投篮。
他手机里存着两条未读信息:一条是国家队集训通知,另一条是开拓者夏季联赛战术手册。
他的选择早已超越个人职业生涯范畴,成为检验中国篮球能否真正职业化的试金石。
当“为国争光”撞上“科学培养”,我们敢不敢打破惯性,让球员先站稳脚跟再扛起旗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