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雨里,机场蹲你,最近“虹桥一姐”hin火。
网络世界永远不缺红人,袁成杰的一条微博让“虹桥一姐”在2016年末,搭上网红列车一路上走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2016年12月14日,马思纯现身虹桥机场,与虹桥一姐(龚玉雯)合影。 视觉中国 图 火得就是这么突如其来
本以为是来机场蹲守自己的粉丝,结果被网友扒出照片中的小姐姐其实是接机专业户,长年驻扎在上海虹桥机场,18岁的小姑娘不爱梳妆不爱打扮,专职蹲明星一百年。
“虹桥一姐”没有爱豆,又或者说所有的明星都是她的爱豆。她自称博爱粉,不挑男神女神、大咖小咖,只求明星合影。无论国内国外明星,只要来上海,接机照中必能寻得一姐身影,由此,一姐甚至成为了判断明星红不红的新晋标准。
虽说一姐火了, 但她不出众的外貌加上没日没夜不务正业地蹲点明星成为大家嗤之以鼻的事。在众人的低看和指责下,一姐坚持走自己的路,然后她就有了百科名片,有了明星主动求合影,并且开始做直播,接广告,俨然一副成功者的姿态。
一姐知名度轻而易举超越捧红她的伯乐(心疼袁成杰一秒钟)。看来,我们对一姐的嫌弃与谩骂并没能阻止她走上人生巅峰。
袁成杰的微博意外促成“虹桥一姐”的走红。
平民网红走红背后
从芙蓉姐姐、凤姐到Sunshine组合、刘梓晨、“虹桥一姐”,互联网时代平民网红越来越多,走红也越来越简单——人美心善可以在一片赞扬声中受追捧,人丑奇葩也可以在一片骂声中崛起,前者不难理解,而后者似乎有点说不通。
其实看似偶然的事件往往都是必然,凤姐、一姐现象背后,你我他都是幕后推手。
在这个网络时代,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波澜。当初的凤姐,外形雷人,言论雷人,征婚条件更雷人;现在的一姐,不读书,不上班,蓬头垢面只顾守明星,这些都和我们正常的价值观相违背,脱离了一个普通人应有的样子。这一系列打破常规的表现让他们有了话题,如愿获得关注,只因踩中了大众争议心理这个点。有争议就存在矛盾,有矛盾自然迎来讨论。
不过,有话题顶多让他们成为谈资,一时闲聊拿来解闷儿,正如每天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新闻一样,吸引一下眼球,骗一下点击量也就完了。可偏偏一姐这类人却能红得风生水起,甚至发家致富。何以我们眼中越低俗、越没有价值的东西却越红,越看不起它们、它们反而越火?那是因为我们嘴上骂,心里不屑,但是身体却很实诚。
互联网文化产物五花八门,每天可选择接收的东西比自助餐还丰富,当通俗和高雅并排而行时,你会选择牵起谁的手?
佟丽娅在机场给“虹桥一姐”签名。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对于“虹桥一姐”,大家都曾谈起,也都曾明目张胆地嘲笑,就算有人表示理解同情,在心里也或多或少地看不起这种行为,瞧不起一姐。我们义正严辞地拒绝脑残粉,吐槽追星族,我们崇尚正能量,追求和谐美好,但是在《新闻联播》与八卦之间,往往我们又会选择八卦,选择“虹桥一姐”,关注她的一言一行,然后高傲地撇撇嘴:你看,她真是个奇葩,这种人也能红?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找乐子?找自信?还是纯嫉妒?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以为超凡脱俗,所以对看不上的东西指指点点。然而当我们关注眼中的低俗之事并指手画脚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俗套。当大家都低俗的时候,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高雅呢!
全民都嫌弃并关注一姐时,还有人嗅到了商机,于是,一姐有了团队,收拾收拾真的准备出道了。
她开了微博,加了V,粉丝达到了四十多万。接着做直播,接广告,妥妥的网红模式正式开启。网友的关注给一姐带来了投资商,而投资商的包装又进一步提高了一姐的知名度,引发了更高的关注,利益驱使下的一个循环模式成就了一姐的走红。
虹桥一姐微博截图
一个一姐倒下去,千千万万个一姐站起来
“虹桥一姐”是火了,但这种靠吸人眼球一时的话题上位的人又能红多久呢?三五个月还是一年两年?只能说“虹桥一姐”红的时间必然短暂,但一姐现象会越来越多。随着网络融入生活程度变高,受众对这类现象关注度足够,只会让一个一姐倒下去,无数个二姐三姐站起来。
在一姐之前,出现过很多平民网红,靠言论和外形博出位的芙蓉姐姐和凤姐就不用说了,为朋友“出头”的叶良辰、少女组合Sunshine、号称八国混血的刘梓晨、蓝瘦香菇的广西男子等都曾红极一时,可现在谁的风头又比得过“虹桥一姐”呢。反观,到了下一阶段,人们寻到下一个乐子,这时“虹桥一姐”也只能被贴上“过气网红”的标签。
其次,爆红的成功容易引人模仿,网红带来的经济利益让人无法抗拒,当他们动动手指就能赚钱时,人们自然会趋之若鹜,即使心里也曾看不上这种走红方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信息的筛选极为重要。因为懒于思考,我们更愿意关注轻松愉悦的“消息”,一面看八卦一面嘲讽,不知不觉中,被嘲讽的东西越来越出名。此时此刻,我们再苛责这些没营养的东西凭什么能火起来,是不是显得太无理取闹?
正如那句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那么自己捧起的网红,辣眼睛也得接受。
照这个趋势,以后我们只会捧起更多形态各异的平民网红,那时还请保持冷静。
“虹桥一姐”走红,是我们对信息进行选择并群体推动的结果,也是这个时代造就的产物。都说存在即合理,不要忙着骂一姐,也不要嫌弃低俗的一姐可以火,因为是我们选择捧红了她,选择了低俗。既然大家都俗,又何必自视甚高地要求一姐高雅,谁有资格看不起谁呢!
我们总是善于伪装并喜欢自欺欺人,讲着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又暗戳戳地表现出自己的虚伪,嘴上说着反感的事,实际上又会去关注嘲讽,然后庆幸自己活得多好呀!这就是一姐等人带给我们的乐趣。
在这个多元社会,只要遵纪守法,一姐想怎么活都是她的事,我们找到了乐子,一姐赚到了名气和钱,各取所需不是吗?